第六百一十八章 炸药迭代的可能(上)(1 / 3)

“CL20?”
听到徐云嘴中冒出的这个词。
老郭在经过最初的惊诧之后,脑海里很快冒出了一个想法:
这个七分熟又要搞事儿了。
不过老郭能有这种想法主要“得益”于他和徐云打了个很多次交道,没少见识过徐云天马行空的思维。
至于此时他身边的王原和高元明二人,显然就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了。
其中高元明还有些诧异的望了眼徐云,还以为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某些音节,再次确认道:
“CL20?韩立顾问,这又是什么东西?——你该不会说的是CLR21这种燃烧剂吧?”
徐云见状朝他笑了笑,摇了摇头,解释道:
“高工,我没说错,就是CL20——它是一种新型炸药的代号。”
“这也是当年我在剑桥大学那会儿听过的一种材料,当时有个叫做西莫·斐尼甘的学长是个炸药爱好者,平生特别喜欢搞爆破。”
“不过他对于TNT和黑索金这两种炸药的威力始终不太满意,一直想研发出一种多看一眼就会爆炸的高能炸药。”
“后来经过详细的研究分析,他总算想出了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配方,便给它取了一个CL20的名字。”
“可惜西莫学长后来死在了一次炸药实验里,这个CL20炸药的研发就此中断,只剩下了一些手稿残存于剑桥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
“威力更大的炸药配方?这怎么可能?”
听闻此言,对炸药研发相当精通的王原忍不住皱起了眉毛,看起来不怎么买账:
“韩顾问,你可能不太清楚。”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已知炸药都是环状分子结构,它们的性能差不多已经到瓶颈了,很难有所提升。”
“所以理论上来说,威力更大的炸药应该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我们如今在调配的新型炸药,优化的也不过是反应时间而已。”
待王原说完。
一旁的高元明也跟着点了点头。
早先曾经提及过。
目前公认的炸药主要有三代,也就是硝化甘油、TNT以及黑索金。
其中硝化甘油出自诺贝尔之手,化学式为C3H5N3O9,爆速可达7700米每秒,爆炸威力是传统火药的30倍。
TNT的化学式则是C??H??N??O??,学名三硝基甲苯,爆速比硝化甘油慢一点,但威力更大而且性质上更加稳定。
在长期使用并且博得一致好评后,TNT便像某个1.2米的小说人物一样,长期成为了衡量释放能量的计量单位。
黑索金则出自德国化学家亨宁之手,名叫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化学式为化学式为C3H6N6O6,又叫旋风炸药、RDX等等。
黑索金的威力是TNT的1.5倍,爆速可达每秒8750米,在眼下这个时期属于当之无愧的炸药一哥。
但另一方面,这也就到顶了。
由于炸药分子的结构限制,如今即便是黑索金也无法进一步在化学性质上进行提升。
因此在王原和高元明看来,徐云所说的话似乎....并不太合理。
不过徐云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只见他指了指众人身边的炸药粉末,解释道:
“王工,您说的没错,目前的三代炸药或许在威力和稳定性上各有不同,但它们在结构上都属于环状分子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区间之内,炸药的威力确实已经到了上限,没法再有机会提升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思维再往上拓宽一点,也就是......不再局限于平面结构呢?”
王原顿时一怔,显得有些意外。
过了片刻。
他的瞳孔忽然重重一缩,整个人猛然看向徐云,连耳朵上的那根烟掉到了地面都毫无察觉:
“韩顾问,不局限于平面结构?你是说从平面拓展到.......”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左手摊平放在胸前,右手在上方画了个圈,肯定了他的猜测:
“没错,如果把结构拓展到三维,那么分子间的键位能级是不是就可能有所提高呢?”
“毕竟结构一变,能量和张力也就有所改变了......”
化学键。
这个概念最早提出于1916年,接着在1927年海特勒用量子力学解决共价键问题,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
如今分子轨道理论虽然还没有正式提出,但一些结构方面的研究已经算是有一定成果了。
因此在此时此刻,徐云很是放心的提出了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
上过高中化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如果从宏观上看,炸药爆炸基本上都是发光、发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过程。
可是从微观上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炸药爆炸的真实面目就是原来物质中的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稳定的化学键的过程。
例如TNT。
上头提及过,TNT的化学式是C??H??N??O??。
从结构上来看。
如果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