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都让开,我又要搞事啦!(1 / 4)

很早以前提及过。
就像基地的物资站台与存储仓库分别隶属于十二分厂和十七分厂这两个不同厂区一样,基地的炸药研发单位与炸药测试地点同样也不在一个厂区之内。
其中负责炸药性能测试、收集、分析的便是高元明以及徐云等人所在的六分厂,也就是爆轰实验室。
而炸药具体的研发则位于更远的二分厂,由一个40人的团队负责完成,并且配有一个生产车间。
因此每次基地的炸药性能测试,其实都是两个分厂之间的互相联动。
半个小时后。
时任二分厂的副总工程师、炸药项目一把手的王原,带着一行人匆匆赶到了六分场的这间地下室。
王原是个穿着陈旧米色短袖、头戴一顶棉帽的中年人,个头不高大概就一米六左右,肤色蜡黄,看起来笑眯眯的很是和气。
不过徐云注意到,王原的左耳耳垂明显的缺了一小块肉,看来多半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王原这处缺了耳垂的耳朵上还夹着一根旱烟,在某个很短的时间里,徐云脑海中还冒出了一个想问问这香烟是不是芙蓉王的想法。
毕竟王原这名字配上香烟还是很有梗的.....
当然了。
这个念头持续的时间很短,片刻过后便被徐云给打消了,某人可不配和王原这种前辈相比。
随后在老郭的引荐下,徐云很快与王原等人打起了招呼:
“王工程师您好。”
“韩顾问,你好。”
待简单的寒暄过后。
高元明便又看向了王原,朝着他努了努下巴,问道:
“老王,你们的炸药带来了吧?”
王原闻言嗯了一声,身子微微一侧,露出了几个位于他身后的箱子:
“带来了,都在这儿呢,炸药和设备都已经装配好了。”
高元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眼见指针已经奔着十点去了,便很快大手一挥,说道:
“行,既然东西都带来了,那咱们就抓紧时间布置现场吧,刚好能试试德国佬生产的元件到底好不好用!”
“如果一切顺利,咱们还能尝尝毛熊来的冬小麦的味道呢,听说这玩意儿磨的窝头还挺香的。”
王原等人对此自无异议。
接着很快,王原便带着众多工程师们开始往试验场内搬起了箱子。
徐云和老郭等人则因为行动不便以及专业不对口,留在了一旁当起了观众。
研发过高爆炸药的同学都知道。
截止到眼下这个时期,炸药总共有三代产品存世。
第一代炸药是瑞典炸药大王诺贝尔改进的硝酸炸药。
第二代炸药是德国化学家威尔勃兰特发明的TNT炸药。
第三代炸药同样出自德国人之手,叫做黑索金。
如今TNT和黑索金都算是各个领域常见的炸药种类,军工方面使用的频率也很高。
但另一方面。
二代三代炸药虽然很猛,但在原子弹这种量级的武器中,普通的TNT和黑索金就不够用了。
早先提及过。
原子弹的原理就是原子裂变,要用中子去冲击原子核。
这个冲击可不是像我们扔东西一样随手一丢就行了的,要求中子必须在高温高速的条件下去冲击原子核,才能诱发核裂变。
为了能够促使反应开始。
各国基本的做法就是利用高爆炸药爆炸时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高压力,压缩核燃料使其达到临界状态,产生核裂变。
一般来说。
一枚核装药60公斤的核弹,配备起爆的高能炸药就要2000公斤往上。
与此同时。
核武器爆炸时需要的冲击波和高压力生成的时间必须在万分之一秒的量级,因此原子弹使用的高爆炸药还不是单纯堆量就够的,必须要经过极其复杂的配比。
而这种配比的方式,就是将TNT和黑索金融合在一起,一次一次的尝试比例调配。
接着将融合后的炸药在爆轰试验场试爆,通过试爆效果来优化比例的增减。
随后在徐云和老郭等人的注视下。
王原等人很快从箱子里取出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东西,有些是陶罐,有些是塑料盒,有些则是金属制成的设备零件。
接着王原等人将它们按照事先划定的位置放到了试验场内,开始最终调试起了线性震荡检测元件。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吧。
高元明带着王原走到了徐云几人身边,只见高元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郭主任,韩顾问,咱们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大家现在都先到地面上去吧。”
不得不说,高元明这人还是挺光棍的。
虽然此时他的心里估摸着还在嫌弃徐云浪费资源,但行动上却没怎么抗拒,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人在执行力方面的特点吧。
随后一行人再次搭乘升降平台回到了地面,并且来到了一处距离试验场建筑很远的屋子里。
这间屋子是基地在兔子与德国达成交易意向后便开始修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