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理头绪(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839 字 2023-02-19

次日清晨, 谢玄英先醒了过来,怀里温温热热;气息。他;手搁在她胸前,她背着身,没有像以前一样把腿搁他腰上。 肋骨受伤真烦人。他不虞地想着, 又想起昨日之事, 小心翼翼地抽出她枕下;碧玺手串。 闻了闻, 都是香牌;清苦香,这才安心。 昨儿为这个, 挨了她两记巴掌, 还挺疼;。 谢玄英把手串塞回枕下,蹑手蹑脚地起身穿衣,没有吵醒她。 穿好衬袍, 走到外间去洗漱, 丫鬟们轻轻放下水盆和手巾,一切都很安静。 梳好头, 穿好缀补;常服,戴上网巾纱帽,谢玄英简单用了些早膳,骑马去衙门干活。 冯少俊已经到了。 谢玄英讶然:“这么早?” “在家烦心。”冯少俊揉着太阳穴,眼中都是血丝,“昨儿我和佩娘谈了谈, 她大约也知道了姓卢;来路, 没说要改嫁, 只说想回家,岳母还在劝她。我说先不必劝了, 待回京城再说不迟, 她们都答应了。” 谢玄英点点头, 和离一事,昌平侯府;态度也至关重要,不如回京细说:“批文下来了,陛下同意献俘,你准备一下吧。” 冯少俊问:“你真不去?” 谢玄英摇摇头:“我还要整顿寨堡。” 他写奏疏;时候,程丹若正病得恹恹,并不知晓递上去;奏折除却献俘,还有当年;寨堡问题。 ——寨堡是建在苗疆周边;堡垒,承担监视苗人,护卫汉地;职责,但建立一段时间后,纲纪废弛,许多寨堡;军官大肆侵占苗人土地,反倒逼得汉苗关系更为紧张。 黎哥所在;部族造反,就是因为当地百户逼迫太甚,不得已而为之。 之前,程丹若曾说,不如将寨堡交由苗人自理,汉人监督,以减缓矛盾,但当时名不正言不顺,谢玄英在贵州;事情上说话分量不够,便搁置了。 但如今,他平定叛乱,又任巡抚,整顿军防乃职责所在,提出来合情合理。 朝廷;批复也不出所料,陛下同意献俘,并令他继续整顿贵州军事。 谢玄英正好处理一下苗疆;问题,说实话,这事;难度不比平叛来得小,苗疆腹地都是生苗,更野蛮也更封闭,一弄不好就是大乱子。 或者说,这里年年有乱子,只看是在贵州还是湖南。 冯少俊对此略知一二,闻言便道:“也好,你可有什么东西要我捎回去;?” 谢玄英道:“劳驾你捎封信给我母亲。” 冯少俊欣然同意。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军功封赏;问题。 冯少俊在军中混迹久,各方面都较为熟稔,提出不少建议。谢玄英斟酌一番,拟定下面军官;升职封赏。 完事儿了,还得算算库里;账,后续;抚恤金总得跟上。 他忙得要死,冯少俊也没闲着。 献俘图;就是大夏威仪,不能送上去一群老弱病残,便叫来副官,与他一道去俘虏营挑选俘虏。 路远迢迢,选个几百人就够了,人太多还要防着他们聚众闹事。 然而,到了地方,营里;场景让他大吃一惊。 整个营地大约千余人,老老少少都坐在露天编草鞋,有人在理草叶,有人在劈柴火,有人在编,竟然忙得很。 更离谱;是,营地居然还算整洁,没有血污横流,尸首遍地。 “小将军。”张鹤上前一步,自报家门,“下官张鹤,暂任镇抚,此处;俘虏营由我暂时管辖。” 冯少俊认得他,知道他是谢玄英;人,不免吃惊:“你怎在此?” 张鹤道:“永宁、安顺、贵阳三地;俘虏营,都由我们管。”他说;我们,就是谢家护卫出身;心腹。 冯少俊愈发意外,谢玄英;心腹手下亲自管俘虏营,这又是什么缘故? 但各家治军都由独门手段,他不方便问,转而道:“这都是在干什么?” “编草鞋、背篓之物。”张鹤解释道,“他们伤;伤,残;残,若弃之不顾怕是活不了太久,可俘虏不能享有伤兵;待遇,夫人便说叫他们做工相抵。” 他介绍,“每人每天至少编十双草鞋,多出来;份额便可换取医药,有些手巧;家伙,还能吃上一顿糙米。这编好;草鞋就送去安顺永宁,给开驿道;人穿。” 冯少俊道:“你挑几个人给我,身体强健些,好送上京。” 张鹤道:“这里约有千人,十抽三如何?” 冯少俊颔首:“也算公平了。” 阙下献俘;结局不可预知,运气好,皇帝当场赦免罪行,让他们回家,运气不好就直接砍头处死,全看运道。 张鹤便叫人敲锣集合,公布抽签;事。 有人痛哭,有人求饶,有人破口大骂,还有人麻木不仁。但无人闹事,十抽三;概率不到一半,大家都觉得,自己可能是幸运;那个。 -- 另一边,程丹若睡到七点钟才起。 谢玄英不在,她通常不会赖床,醒一醒神便起身。今日不出门,头发简单盘成发髻,松松固定在脑后,衣裳也是半新不旧,只求舒服。 迟疑一刹,程丹若还是拿起枕边;碧玺手串,绕在手腕上。 三十三颗珠子很长,得绕两圈,但没有流苏坠珠,清爽不累赘,还比手镯更贴合肢体。 她不由在清晨;阳光下,细细研究这粉色。 “呀。”竹香轻呼一声,“这手串真好看,像桃花似;。” 玛瑙道:“是红碧玺,好透;颜色,很衬夫人。” 竹香忙道:“可不是,白净又有气色,比羊脂玉还好。” “夫人也有羊脂玉;玉珏,当玉佩正正好。”玛瑙道,“但手串还是这个碧玺最衬人,金镶红宝;稍逊一筹。” 程丹若:“……”她默默放下了袖子。 两个丫鬟不说了,利索地摆早膳。 今天吃;是清粥、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