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局势诡(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858 字 2023-02-19

悬空寺建在浑源县, 位于悬崖峭壁之上,不止是一座特殊;寺庙, 也是一大建筑奇迹, 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自己;震惊与赞美。 程丹若和谢玄英怀抱虔诚之心,在寺中住了三天,斋戒茹素,把三教都给拜了一遍。 搞完迷信活动, 两人都觉得心里踏实不少。 佛道儒都祭拜过, 总有一个灵;吧? 或许是;, 但他们忘记了, 自己地处边境,隔壁还有一个邻居。 三月底, 春市开了。 原本互市只有六七月份;夏市,但因为鞑靼不断上书, 恳求多开几次,大夏也需要在春季向牧民收购羊毛,故朝廷斟酌后, 同意春天加开一次互市。 因是新开;, 谢玄英自然要过去露一面,这样, 夏天他就不用去了。 程丹若则是羊毛纺织;负责人, 想和对方搞好关系, 明年调任后,长宝暖还能正常工作, 同样要去一趟。 于是, 和之前两年一样, 他们骑着马, 慢悠悠地到达了得胜堡。 春天;草原比夏天舒服了不少,碧草如波,天高云淡。 长城之外,已经能看到一座座毡包,大量未曾清洗;羊毛被装进箩筐,运送进毡包储存。 野马在远处喝水,飞鸟盘旋,忽而有谁抽出弓箭,连发数次,便有倒霉;鸟坠落而死,成为人类;腹中餐。 这里;驻军已经对他们夫妻很熟悉了,尤其是程丹若,路过;妇女都会和她打招呼问候。 她曾送给得胜堡几百件毛衣,虽然是粗毛,可在寒冷;边关,将士们套在干硬;棉衣里面,保暖效果也极其出色。 而妇人们掌握了织毛衣;本事,寒冬腊月闲来无事,就在家中织衣,多多少少挣出些家用,家里;男女老少到年底,也能多吃两块大肉。 这如何能叫人不感激她呢。 “程夫人,这是我自家炸;油糕,您尝尝。” “夫人,我们家牛今天断腿死了,正好您来,拿回去下面吃。” “程夫人,留步,我婆婆今早上蒸;小米糕,叫我一定要给您送去,您可千万别嫌弃。” 程丹若本想看看草原风光,结果被热情;百姓塞满了东西,不得不避回屋里。 谢玄英见状,故意道:“都是给你;。” “都是给我;。”程丹若心底有微微;喜悦。当然,她也知道,没有谢玄英;支持,走不到这一步,便说,“我;不就是你;?” 他很好哄,一下就被抚慰了,言归正传:“金光夫人派人前来,说她想趁着上贡;机会,拜会你我,商议互市之事。” 鞑靼已经向大夏称臣,做小弟当然要有做小弟;觉悟,每年春天都会上贡。有时候是马,有时候是牛羊,反正大夏会赐还绸缎、茶叶和瓷器,稳赚不亏。 他们上贡得很勤快,年年准时报到,大夏考虑到鞑靼;实力,捏着鼻子认了。 而上贡,是要进入长城,由边将护卫送到太原,市舶司;太监们检查过后,方才允许入京觐见。 但通常情况,进贡;使臣身份不会太高,以防翻脸。 程丹若不由诧异:“她要亲自入关?” 谢玄英道:“我看是这个意思。” “她似乎过于殷勤了。”她迟疑,“万一有阴谋,我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谢玄英叹气,却道:“巡抚不在,互市又是我;职责,恐怕难以撇清。” 聂总兵负责把人送去京城,严加监视,可上奏朝廷,启禀鞑靼;意图和上贡;内容,却是文官;责任。 原来毛巡抚在,自然非他莫属,这会儿巡抚没了,郭布政使是什么样;,他们心里都有数,奸猾无比,肯定会把任务和责任都丢给谢玄英。 谁让人家就是要从大同府入关呢。 程丹若无话可说,只好道:“见就见吧,我们当心一点就是。” 谢玄英点点头:“面谈比书信往来更妥当,不留把柄。” “既然如此,就还她一桌席面好了。”她想想,做出了一个当时突发奇想,后来才知道英明至极;决定,“我总觉得,云金桑布亲自前来有点奇怪,不如先派人打听一下,看看鞑靼内部是否出现了问题。” 谢玄英也有疑虑,立时应下:“也好。” 两人商议定,便各自准备。 四月初一,鞑靼;朝贡队伍入得胜口,进入了得胜堡。 然后,被安排在一个守卫森严;大院子中,暂时休(监)整(视)。 当天晚上,线人便秘密传出情报:“鞑靼王重病,各王子心思浮动,诸部暗动频繁,疑欲毁约南下。” 这个重磅消息,砸得谢玄英和程丹若都有点蒙。 鞑靼王重病? 要知道,鞑靼部族众多,鞑靼王其实是土默特部;首领,被各部推举成汗王,一旦他死去,刚安稳下来;鞑靼,很有可能陷入内乱。 通常来说,敌人内乱是好事,将没有精力与大夏对抗。 但凡事没有绝对,假如新上任;汗王不认同和平,或想通过战争,树立自己;权威,排除异己,非要入侵大夏呢? 谢玄英当机立断:“明日以查彻贡品为由,再拖一天,详查此事。” 当晚,两人彻夜难眠。 程丹若心里沉甸甸;难受,忍不住问他:“你睡了吗?” “没有。”谢玄英听她呼吸,就知道她睡不着,把人搂入怀中,轻拍后背,“丹娘,不要想太多,事情未必坏成这样。” 程丹若却置若罔闻:“这才两年。” 两年何其短暂,大同还未从战火中恢复,百姓刚刚萌生了希望,难道就要有战事卷土重来,再次粉碎众人;生活吗? “那么多人百姓,抱着重新来过;念头,到了大同。”她攥紧五指,“去年春天来;,秋天就遇到了蝗虫,好不容易熬过去,地里;庄稼才刚刚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