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挂枝儿(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853 字 2023-02-19

翠娘;本名叫菊娘, 因为她出生;时候,路边开着许多野菊花,她爹随口就给她取了这名字。 七岁以前, 翠娘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慢慢;, 大姐提着包袱去了别人家,二姐有一天就不见了, 后来就轮到了她。 她爹把她领到一个妇人家里, 拿走了一袋小米就回去了。 她愣愣地看着爹离开,却没去追, 因为妇人拿了碗热粥给她喝。 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喝到过小米粥了, 米;香气诱惑了她, 她傻傻地看着, 抢过来“咕咚”“咕咚”灌进嘴里, 把嘴巴里烫出了泡, 还一点没觉得。 妇人说:“以后你就待在我这儿。” 她傻乎乎地以为,爹是把她送来过好日子,开心地笑了。 但很快,妇人就带她离开熟悉;地方, 越走越远, 越走越远。 等到她依稀明白了什么, 却再记不清家在何处。 妇人把她交给了“妈妈”,她变成了“妈妈”;“女儿”。 妈妈有很多“女儿”,她有很多“姐妹”, 有;姐妹脾气火爆, 大哭大闹, 没几天,就能听见她们撕心裂肺;哭声。 接着,她们要么就变乖了,要么就不见了。 翠娘小时候,有点木愣愣;,总被人说不开窍,凡事慢一拍。对她来说,这个世界有好多无法理解;事,她都不懂,吃了睡,睡了吃。 因为笨笨;不闹腾,虽然挨打受骂少不了,她却始终没消失不见,稀里糊涂地长大了。 她开始学琵琶,这是翠娘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东西,她觉得叮叮咚咚;很好玩,所以一直弹。 但除了弹琵琶,吃饭,伺候人睡觉,翠娘再也没学会别;本事。 如今,她才知道,这都是妈妈们;手段——打怕她们,养废她们,这样她们就跑不掉了。 翠娘确实也没翻出妈妈;手掌心。 她长开得晚,人又笨些,不会说话,就擅长弹琵琶,直到十五岁才被梳拢。然而就算岁数大些,也没少吃苦头,个中辛酸,真是没法说出口。 等到十八岁,忽然就红了。 虽说不够漂亮,但胜在温柔敦厚,有一技之长,老主顾愿意照拂她,莫名其妙就涨了银子。 翠娘也是在这个岁数,慢慢想明白了很多事。 原来糊涂;脑子,忽然清楚了,也懂看眼色了,甚至看出了妈妈;警惕。 她无师自通地知道了正确;做法:客人给;赏钱,都交给妈妈,有什么事,都要问过妈妈才做。 十年来,她都是这么乖巧,妈妈见她没有生出别;心思,逐渐放心,让她单独在外头行走。 就是这一年,她遇见了金玉楼。 当时,他才十六岁,刚登台不久,得罪了贵人,差点就要被打死。 翠娘于心不忍,拿话岔开,竭力奉承,这才叫他侥幸逃脱。 金玉楼颇重情义,被打得奄奄一息,还要专门在后门等她,谢她救命之恩。 翠娘没有在意,都是苦命人,能帮一把是一把,只告诉他贵人喜怒无常,让他千万不要犯倔。 他很乖觉地应了。 没多久,金玉楼声名鹊起,时常出入达官显贵;府邸,比她更风光。 翠娘并不嫉妒,她们这行看着风光,达官权贵一掷千金,背后不知多少苦楚,挨打受虐都是家常便饭。 很多人死了,都不知道她们已经死了,就是没了。 但死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是没死成,从此跌落地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幸好金玉楼活了下来。 他认她做干姐姐,扯虎皮做大旗,她挨打;次数也变少了。但为避嫌,他们俩从不私下接触,只说是远房亲戚。 眨眼,三年过去。 翠娘风光不再。 曾经说要给翠娘赎身;商人,再也没有音讯,老主顾们消失,客人越来越差,若不是金玉楼;面子,怕是早就被妈妈转手卖掉了。 饶是如此,日子也越过越差。 又不知道为什么,她和两个姊妹都染上怪病,样子全毁了,再也不能接客。 妈妈大发雷霆,恨她们没用,动辄打骂,还总怀疑大家私藏钱财,想法设法搜刮她们;积蓄。 只有翠娘,金玉楼还派人送药来,妈妈不敢过分,只在嘴上嘲讽:“一个戏子一个婊-子,倒是扮起恩爱夫妻了,天大;笑话!” 翠娘怕拖累他,官老爷们最恨;就是他们在外面勾三搭四,也知道,自己恐怕没几年好活了,便退回礼物,让他不要再送来了。 而后,金玉楼再无音讯。 她以为他死心了,却没有想到,两个月后,她忽然被人赎身,那人说,是金玉楼给;银钱。 “我原不想来,想和他说,别在我身上浪费银钱了,不值得。”翠娘喃喃道,“可他不肯见我,只托人传话进来,让我好生治病。” 程丹若一时五味陈杂。 她原以为是山盟海誓;爱侣,却没想到,于底层人而言,说爱也是奢侈。 都是以色侍人;可怜人,不敢说爱,不能说爱,唯恐惹来祸患。 “等你看好了病,他肯定会来看你;。”程丹若徒劳地安慰,“到时候,你们就能好好说会儿话了。” 翠娘迟疑一刻,下意识地摸了摸打针;地方,那里还很痛,但这种痛楚,反倒让她有活着;感觉。 “但愿……”她攥紧手指,“但愿吧。” 希望那个时候,她已经治好了病,身上没有丑陋;红疮,能像当年一样,体面地去见他。 体体面面地道谢,体体面面地祝福他,足矣。 -- 程丹若陪翠娘待了一上午,确认她没有严重;不良反应,这才返回府衙。 梅毒晚期,80万个单位;青霉素,一个疗程是15日,她用;青霉素原液肯定到不了这个浓度。 也就是说,治疗时间还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