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 再争取 哭完了,继续干活(1 / 3)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943 字 11个月前

第二天的哭临和第一天没什么区别。

谢玄英到了思善门, 与众臣、靖海侯见过,便跪在了蒲团上,开始流泪,为天子默哀。

灵座香烛冉冉, 烟气飘散在空中, 形成幻梦般的云雾。

宫内外的丧钟生生不息, 三万声丧钟贯彻在京城,悠远绵长。

白幡猎猎, 雪花簌簌,仿佛天地之哀歌。

谢玄英再次意识到,皇帝已经死了。

无论多么不舍和难受, 人死不能复生, 庇护了他三十年的参天大树, 就这样轰然倒塌, 成为棺椁中不会喘气的冰冷尸首。

与前日不同的是,他内心只有悲痛, 没有迷茫。

“我心里只有你。”她如是说。

她只有我。谢玄英只要想起她辛酸的身世、坎坷的遭遇、艰难的前路,心神便再无动摇。

是啊, 陛下已经死了,但我还活着。

三十而立,谢玄英已经三十岁了, 不是三岁进宫的稚子,需要看人脸色,小心翼翼地讨好高高在上的帝后夫妻。

他是阁臣, 是侍郎,是帝王临终托付的人。

他不应该茫然。

老师年纪大了,耳顺之年还出仕, 无非是想帮他们一把,丹娘步履维艰,人人都在等她犯错,她心力难支,却还要顾及他的情绪,关切他的身体。

我实在无用,竟要老师和妻子这般辛劳。

谢玄英唾弃自己,决意再也不能沉溺于哀恸之中。

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哀哭声渐渐低落,清晨的哭临进入了尾声。

众臣擦擦眼泪,各回各的衙门。谢玄英却和其他人一起到了内阁,商议登极仪的细节。

登基是最大的嘉礼,步骤极其繁杂,可天寒地冻,太子又年幼,不能让他走太长的流程,能简化就简化。

然则“礼”的每个步骤都有其意义,什么地方能简,什么地方不能简,免不了争执两句,又或是想别的法子代替。

少不了费些口水。

中午,光禄寺送来饭食。

午休吃饭。

靖海侯瞧着皱眉硬吃菜的儿子,挑眉道:“看来是想通了。”

谢玄英转头看向父亲。

“昨天还食难下咽,今天就吃了大半碗饭。”靖海侯说,“你媳妇开解得不错。”

谢玄英:“……”

“你是我儿子,真当你爹瞎?”靖海侯嘲笑,“当年被你糊弄过去了,毕竟程氏确不出挑,现在想想,你想娶的不就是她?”

谢玄英吞下饭菜,平静道:“儿子惶恐,不明白您的意思。”

“你明白得很。”靖海侯抖抖袖子,仔细拢好,又往炭盆里扔了两片香料,“算你眼光好,你爹很少看走眼,这算一次。”

谢玄英:“儿子真的不明白。”

靖海侯瞥他眼,哂笑一声,走了。

谢玄英继续用饭,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温泉边种出来的菜蔬有一股硫磺味。

他忽然就知道父亲为什么丢香料了。

再一想,这似乎是他们父子间第一次“闲聊”。

登时无言。

-

程丹若又跪了一天,今天的新闻是午膳时,皇贵妃赐给老郡主、安国夫人等老妇人几道菜,里头有乳制品和蛋,其他命妇则得了杏仁茶。

命妇立即满口夸赞,称赞皇贵妃的贤德,连安国夫人都说皇贵妃贤良,有母仪天下之姿。

恭妃争气,程丹若也省力不少,提前下班了。

谢玄英依旧是二更左右悄悄溜回家,先说了登极仪的事,然后“随口”地提起了靖海侯夸她的话。

程丹若:“……”他好傻。

老狐狸是见皇帝死了,和你修复父子之情呢。

但她看破不说破,笑道:“是吗?能得父亲一句夸赞可不容易。”

“你听听就算了,可不能尽信。”谢玄英却反过来叮嘱,“你看他当初对二嫂赞不绝口,如今也没替她设想,还是准了二哥的外室进家门。”

程丹若吃惊:“什么外室?”

“安哥儿身子不好,你也是知道的。”他道,“二哥回苏州时收了人,还生了个庶子,今年五六岁算立住了,才被族里送过来认亲。”

程丹若意外又不怎么意外。

谢二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爵位,安哥儿病恹恹的,荣二奶奶也三十多岁了,不宜再生养,搞出个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