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245完美(1 / 2)

第246章 245完美

唐植桐顺着大路一路东行,由于下雨,路上行人稀少,偶尔只有几辆公交、卡车经过。

距离上已经差不多,唐植桐左转,挥师北上,直往东坝。

这边已经是城郊农村,但道路是经修缮的,并非土路,这也是唐植桐选择走这边的原因之一。

雨后的泥路,人走起来费劲,自行车骑起来也费劲,准确来说应该是骑不动,走不了多远就会被黄泥阻塞挡泥瓦。

在去东坝的路上,唐植桐中途歇了一会,利用空间清出一点无雨区,点上烟抽上几口,大雨滂沱处,烟头明暗,啧啧啧,说出去谁信?

抽完烟,唐植桐从路边薅了几把草,编了一个草盖帘,扔桶里备用。

骑上车,唐植桐到了东坝,又沿路从东直门进了城。

一路走来,唐植桐收了不少天牛、知了猴,天牛绝大多数都是雌性,这下能满足凤珍的要求了。

也不知道小王同学吃过天牛没有,虽然自己觉得这东西很好吃,但也有些人觉得这是虫子,接受不了。

雨势渐小,但没有停歇的迹象。

阴天下雨黑天早,等唐植桐拎着满满一水桶天牛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这么多?”张桂芳掀开唐植桐编的草盖帘,惊讶的问道。

“哇!哥哥好厉害!”凤珍凤芝放学早,下午没等接就回来了,看到唐植桐回来,立马围了上来。

“嗯,下着雨,这玩意多,满地爬。”唐植桐扯谎道,其实这只是他收起来的一部分,虽然鲜着吃更香,但腌起来也能吃,为数不多光明正大囤吃食的机会,他不愿错过。

“什么满地爬?听起来怪瘆得慌。”张桂芳这边刚盖上草盖帘,王静文的声音就从身后传了过来。

“雨还没停,不是让你在椿树胡同歇一宿吗?”唐植桐回过身,接过王静文的雨衣,挂在屋檐下,问道。

“我这不是看雨小了嘛。”王静文总不能守着婆婆说想自己男人,随口找了个理由。

“回来正好,咱今晚吃点好的。”张桂芳看看小两口,转身去烧开水,一会要用开水给这些天牛做个SPA,这样处理起来更方便。

“什么好吃的?桶里的吗?”王静文听着桶里传来的沙沙声,问道。

“对,满满一桶,全是虫子,就怕你吃不惯。”唐植桐上前掀开一个角,先给小王同学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哦,田甲甲嘛,这东西好吃,尤其是母的。”王静文瞅了一眼,双眼立马露出了吃货遇到美食的那种精光,不自觉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田甲甲?哪里的叫法?”唐植桐一听,小王同学就是个吃过的,瞎担心了,立马将草盖帘盖上,自己到家门口才从空间挪到水桶里,都鲜活的很,一个个的都争先恐后的往外爬。

“南泥湾啊,当地人都这么叫。那些叔叔管这个的叫法挺多的,我没记住。”小王同学不灵不灵的闪着大眼睛,回道。

“……还瘆得慌吗?”好吧,同甘共苦南泥湾,好像也没毛病,毕竟小王同学小时候也是抓过知了猴的人。

“讨厌!”小王同学知道唐植桐这是在调侃自己,轻拍了他一下。

凤珍被塞了一口狗粮,扭过头去,认真的看着桶,像是在计算里面有多少天牛一样。

唐植桐打算今儿补觉的想法算是彻底泡汤了。

天牛数量众多,得全家老少齐上阵,才更有仪式感。

天牛这玩意好吃的只有身子,头和翅膀都需要去掉,活着的时候处理有些残忍,但开水做过SPA就不同了,一个个心甘情愿的刀枪入库、解甲归田。

“全是带籽的呢!”小王同学一边麻溜的给天牛拧头去翅,一边兴奋的说道。

“嗯,都是挑着抓的,这个更好吃,对吧,凤珍?”唐植桐有意识的多跟大妹聊天。

“对,这个好吃。”凤珍抬头朝唐植桐甜甜一笑,她的动作慢一些,生怕将籽带出来。

“你哥抓的多,好吃就多吃点。剩下的一会我腌上,伱明天给岳家送过去。”张桂芳回了闺女一句,捎带着吩咐儿子道。

“行。”唐植桐点头应下,心下却琢摸着等下次下雨再出去一趟,再从空间掏出一桶来吃。

天牛的做法很简单,基本能做到全国统一,无外乎煎炒、油炸。

油炸是不可能油炸的,家里没有那么多油,只能煎炒。

把天牛倒入油锅,随着“刺啦”一声炸响,撒上些盐,“哗啦哗啦”一阵翻炒,出锅就是美味佳肴。

由于这次天牛数量众多,唐植桐做了两锅,第一锅不辣,第二锅中辣,由于都是同一种食材,中间连锅都没刷。

母山水牛满肚子都是蛋黄色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不输鸡蛋,夹一个进嘴里,外表酥脆,满嘴留香。

一家人吃的格外香甜、尽兴。

晚饭后,雨依旧没停的意思,凤珍凤芝写作业,王静文说明天再检查,就跟着唐植桐回了厢房。

王静文比较关心昨天的事情,跟唐植桐了解进展。

唐植桐没有隐瞒,将方圆的话转述给王静文。

“方科回来没跟你提贺代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