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波斯王子石像(2 / 3)

,他一个展台一个展台的看过去,直是大开眼界,直呼有意思。

比如一只战国时期的水晶杯。

和现代的玻璃杯,大小造型几乎一致。

却是古人用一整块水晶雕琢打磨而成。

其器形之大,造型之美,工艺之复杂,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巧夺天工,令人膜拜,叹为观止。

可以这么说。

把这只水晶杯放在市面上。

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只现代的玻璃杯。

杯身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无纹饰,整器略带淡琥珀色,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

外面的水晶,还比较好打磨抛光。

但里面内壁,就连专家也想不出来,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根据字幕信息。

这只水晶杯出自杭市半山镇战国墓。

在那个时期,也是价值连城,普通的王候将相,根本用不起。

由此可见。

江南自古以来,确实是他妈够富庶的啊!

还有让他顶礼膜拜的竹衣。

根据字幕信息,这是一件来自浙省湖州清代的竹衣。

一种用非常细小的竹子,做成的内衣,或者叫内衬的衣服。是古人夏天炎热之际,穿在身上避暑纳凉,隔汗通风的衣服。

这种竹衣,浑身都是小孔。

确确实实透气。

但也是扎扎实实透光。

男的只穿这么一件出去,虽然有些不雅,但也还算能接受。

如果是一位娇滴滴的美娘子……

那画面实在太美!

当然。

作为内衬,古人肯定是不会单独穿出去的。

好在古代宽袖大袍。

套在其外,也确确实实舒服。

不过。

晚上天人之际。

让自己的娘子穿上这么一件竹衣,稍稍摆几个诱人的姿势,一夜好几次,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

要论性感。

要论情趣。

华国的竹衣,不输现在的比基尼啊!

毕竟。

能穿得上这种竹衣的,都是达官显贵。

材料要求很高。

工艺也相对复杂。

价格嘛。

也不是一般的贵。

而眼前这件竹衣,说不定就是当年哪位名媛名伶名伎的贴身内衣。

上面说不定,还有主人的味道。

想想就.

嗯。

还真他妈挺变态的!

这次。

浙省一共送来了50件展品。

几乎每一件,都十分的有特色。

代表的各地文化。

虽然没有标注信息,但在系统的加持下,杨辰流连其中,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拍案叫绝,为古人的智慧,嗯,还有情趣点赞!

这边。

楚南省的展区。

也同样精彩。

有传统的楚绣。

有老铜壶。

有吴三桂的铜炮。

还有秦代的乘法口诀表简牍。

甚至还有恐龙化石。

没错。

由楚南省一位化石收藏家送上,一具地方恐龙化石。不算大,懂行的人说,那是恐龙的祖先——无齿芙蓉龙。

这尊化石的价值,不言而喻。

绝对可以进国家博物馆的存在。

但竟然被楚南藏友,送到这里来参加楚浙古玩交流会?

妈蛋!

这哪里是下了血本啊!

简直就是掏空了家底啊!

都说楚南人好面子。

果不其然。

在参观完浙省的古玩之后,杨辰也来到楚南省这边,细心观摩品鉴着家乡的特色古玩古董。

正看着。

这时。

浙省的朋友,又和楚南省的朋友,在楚南省展区吵了起来。

两边争吵的焦点,是一尊半身石刻武士造像。

这尊残缺的半身石像高35厘米,宽35厘米,雕刻有盔甲等图案,头像高鼻深目,下颌留有长须,不像华国人。

倒是和当时的西域胡人,十分的相像。

而两边争论的点,就在这里。

现场有懂行的朋友指出,这是在楚南省林市桂县所发掘出来的唐代武士石刻像。

代表着楚南地方的审美和石刻工艺。

而浙省的朋友则质疑,这尊半身石像,根本不是林市的文物。

是泊来品。

极大可能,是唐代丝绸之路,林市的商贾,从西域之地带回来的。

原因有两点。

一个石像的面貌,在当时是典型的胡人之相。

二是在当时,林市的石刻文化还相当落后原始,毕竟当时流传着:船到林市止,马到林市死,人到林市打摆子。

林市当时就是蛮荒流放之地。

原始丛林而已。

根本没有这么精美逼真的石刻文化。

所以。

这尊半身石刻武士造像,不能算楚南的地方特色文物。

楚南省这边,有造假的嫌疑。

丢脸啊!

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