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坍塌(2 / 3)

犁汉 痴人陈 2024 字 1个月前

将李虎和飞虎将徐晃就停留在了此地,开始按照战前关羽所规划的,开始打造防御北面常山国南下的阵线。

他们迅速破了附近的乡间坞壁,惩办了里面的顽劣乡豪,发动了一批徒隶黔首,然后将之训练后做了坞壁的防兵。

然后飞龙骑、飞虎骑等千余骑军仍旧游弋在附近,还时不时越过界线到常山国发动袭击。

但做了这多,最后没等到所谓的常山国援军,反倒是从常山国南下了不少的义军,他们虽然装备简陋,不是拿着木兵就是扛着锄头,但涓涓细流,源源不断的汇入柏人的大营。

李虎作为老弟兄,当然知道泰山军的主张,知道要依靠什么样的人。所以无论再忙,他也会抽时间来接见这些义军领袖。

而刘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送到了李虎的大帐,而刘惠的弟兄们则被安排在营外的几处帐篷边,那里便是各色的义师,喧嚣得彷似一个人的海洋。

至于刘惠弟兄们的兵刃则没有被收取,不是泰山军这么托大,没想过这些人会不会是汉军假冒的,实在是这些人一点威胁都没有。

就那些木枪竹枪,怎么怕?

李虎接见了刘惠,在得知此人竟然是真定王的后裔后,大为惊讶。毕竟这还是第一个投奔他们泰山军的刘氏子弟。

要知道咱们泰山军可是要革你刘氏命的。

不过在后面得知了真定王一系和汉室的抵牾后,李虎倒也能理解了。但对于刘惠此人,李虎也不知道如何安排,索性就将之送到了后面襄国的关羽大营。

那里正有一场大战,也让这个刘氏子看看咱们泰山军的威武之师。

后面,刘惠带着郭曙、张骧、卜胜、张延、李丰、郭超等勇士跟着一支车队去了后方的襄国大营。

在那里,他见到了彷似天人的关羽。

只不过这时候的关羽却好像很有心事,虽然面无表情,但刘惠就是这么觉得。

没错,关羽确实忧愁,而且逼近心急如焚的程度。

他已经收到了从后方送来的军报,知道此时易阳已丢,在当地土豪易阳刘氏的导路下,巨鹿郭典的大军正快速向着邯郸行进。

那里是大军的粮台,全军的衣食都在那里。一旦丢了邯郸,大军危矣。

本来关羽还想继续围城,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泰山军都可能攻不破襄国。

那强攻呢?这死伤又必然巨大。关羽手上的是泰山军精锐野战军,要是折损在这无谓的攻城中,那襄国不要也罢。

就在关羽在想要不要会师撤兵的时候,刘惠出现了。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了。

……

刘惠见到了沮授。

此时沮授本应卧榻的,但为了给援兵使者一个信心,他还是强撑着换上了皮弁服,在幕府内接见了刘惠。

初次见面,刘惠给沮授的印象很好。

虽然衣袍带血,面目也脏污,但那一股勃然的英雄气还是让沮授感叹,汉家子弟到底气运不绝,还是有如这般的英豪的。

尤其是得知此人竟然能从泰山军的重围中杀入城内,这份武勇果敢真不是一般人啊。

但在听刘惠介绍自己为真定王之后,沮授的眉头就拧在一起了。

沮授作为河北士族的精英,对于本朝国秘自然一清二楚。可以这么说,真定王这一系可不是像个忠贞的呀。

沮授本人对真定王一系是不反感的,甚至还有一点物伤其类的同情。因为他们河北派之所以在国朝如此衰落,起因就是真定王刘杨一桉,以及后面的楚王桉。

当年光武得天下,河北世家出了大力。但在河南派的有意清洗下,先是真定王一系被除,然后就是他的侄女郭后被废,最后就是郭后所出的楚王被以谋逆下狱。之后就是大兴牢狱,将河北派士人大肆抓捕清楚。

自此,河北派一蹶不振。直到桓帝和西边的那个西帝都出自河北,他们才稍微振振了声势。

所以沮授不排斥真定王一系,毕竟也是他们河北派的,甚至如他的好友审配,一位比他更激烈的河北派,要是遇到这个叫刘惠的,还会更加欣赏呢?

但人归人,事归事。虽然对刘惠感观不错,但因为真定王的原因,沮授到底还是起了疑心,于是他问:

“哦,你作为常山国援军,可有书信给我。”

谁知道刘惠大大方方回道:

“没有书信,只有口信。因为冯国相担心书信会被泰山贼截去,然后计赚襄国,所以让我以口信代之。如我被俘,只需一死就行。”

沮授面无表情听着刘惠的话,突然赞叹一句:

“冯国相到底是心细的,知道书信不妥帖。那我问你,你既然没有书信,那我又如何能信你呢?”

边上一并候着的刘固听了沮授的话,正要上前回答,就被沮授说住了,他道:

“你只能证明自己是真定刘氏子弟,可证明不了自己是所谓的援军使者。”

面对沮授的质疑,刘惠不慌不忙拜了一声,道:

“正有常山王符印为证。”

说着刘惠就从袖袋中掏出一面金色符印交给了沮授。

沮授反复看了看,虽然这符印上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