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羊水破了(1 / 3)

小学只考数学语文两科,卷子也好批,上午数学下午语文,一天就完事儿。

第二天把班级大榜排一下,这一学期就算结束。

十二月二十八号,孩子们返校听成绩,顺便留假期作业,之后,愉快的寒假就开始了。

周青岚也跟学校请了假,回家待产。

三十号,张淑珍让盛希康领着俩妹妹去磨坊,把泡好的米推出来。

推好的黏面子装进面袋子里,把洗衣板有纹路的一面朝上,横放在大盆上。再把面口袋放到洗衣板上头,控一晚上水。

当天晚上,再把挑好的红小豆泡上,第二天一早起来烧火烀豆子。

等着豆子快烀好盛出来之前,往里拌上点儿糖精。

没办法,这年月白糖那可是稀罕玩意儿,那么多豆馅儿得用好几斤白糖呢,谁舍得啊?

糖精才几分钱一包,倒进去就足够用了。

烀好的红小豆用勺子压碎成泥,盛到盆里放凉。

等着吃过饭后,把黏面子从口袋里挖出来,根据干湿程度,适当的加一点水重新揉透了。

黏面子和豆馅全都预备好,就可以包粘火勺了。

随便挖鸡蛋大小的一块黏面子,团成球压扁,或者用手捏成小碗儿状,放上豆馅包裹住,再压扁,放到盖帘上就行。

这活,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的,动作要麻利,手不能太热了。

手太热,那黏面子就变的稀了往下淌,不成型。

动作慢了,黏面子就沾到手上,会破皮。

家里几个孩子都放假了,盛希康在外屋烧火,盛云芳和盛云菲还有周青岚在屋里包。

周青岚这肚子,坐在炕上属实不得劲儿,于是就拿了凳子挨着炕沿坐着,动作快速的包粘火勺。

包上几盖帘,外屋锅里的鏊子也烧热了。

于是张淑珍到外屋,用油袋子擦一擦鏊子上面,然后将包好的粘火勺一个一個摆在鏊子上。

装满一锅,盖上锅盖,稍等一会儿之后敞开锅,用铲子将粘火勺翻面儿。

等粘火勺两面都烙到焦黄,四周没有白边儿,开锅时有甜香的味道,这粘火勺就算烙熟了。

“妈,妈,给我们两个尝尝呗,好香啊,太馋人了。”

盛希泰和陈峰俩人早就等着了,见第一锅粘火勺出锅,急忙就问道。

“这锅火候掌握的不算太好,等会儿下一锅再,我多烙会儿,然后再放点儿油煎一下,那吃着才香呢。”

盛家吃粮靠供应,自家不种地,哪有粘苞米、粘高粱啥的能包粘火勺?

往年都是刘家包好了送过来些,这种刚出锅的粘火勺,张淑珍也馋得慌呢,哪里会怪孩子?

于是,第二锅快熟的时候,张淑珍盛出来一半,把剩下一半拨到旁边。

然后往鏊子上倒了些油,再把剩下的粘火勺都沾上点儿油,重新煎一遍。

原本粘火勺就很香了,再放上油这么一煎,那香气飘的到处都是,就连屋里包粘火勺的几个,也都没忍住直抽鼻子。

“好香啊,妈,粘火勺出锅了没有?我也要吃一个。”盛云菲、盛云芳俩人朝着外屋喊道。

“急什么急啊?我不得盛出来么?等着。”

张淑珍在外屋应了一声儿,随即动作麻利的把粘火勺从鏊子上铲下来,装到盘子里。

“老六,快把盘子端屋里,让你嫂子尝尝,这新出锅的粘火勺,可香呢。”

张淑珍盛出来两盘粘火勺,指使盛希泰端屋里去,让大家伙儿都跟着尝一尝。

两面煎的焦黄,还泛着油光,冒着热气的粘火勺端进屋。

这些孩子们也不管烫不烫手了,抓起来一个就咬。

新出锅的粘火勺,外皮酥脆,内里软糯,再配上绵软香甜的豆馅儿,这口感简直了。

“好吃,太好吃了。”

以往吃的粘火勺,都是冻过之后再缓开,搁盘子里熥热的,早就没了那股子焦香,只是软糯香甜。

这种刚出锅,外皮脆里面软,又香又甜的口感,真的是太好吃了。

“妈,你先别忙活了,进屋来也吃两个再说。嗯,这么吃粘火勺,太香了。”

周青岚没忍住,也拿了个还有些烫手的粘火勺,咬上一大口,心满意足的嚼着,一边招呼张淑珍。

“真的,老好吃了,我就从来没这么吃过。”

周家以前在通化,搬到松江河没几年,也没几个熟悉人。

再说了,局里职工不种地,供应粮里头也没有粘苞米、大黄米啥的,谁还能为了粘火勺,特地买米买豆回来包么?

也就是王春秀,她在医院,偶尔有人会送个几斤,也是冻过的,周青岚根本就没吃过这种,就觉得特别好吃。

“嗯,嗯,来了来了。”

张淑珍这边,把粘火勺都摆在了鏊子上,盖好锅盖,也进屋来,拿起一个油汪汪焦黄的粘火勺,咬一口。

“嗯,就是这个味道,真香。

前几年,你刘大爷家俩儿媳妇还没过门呢,他家冬天包粘火勺,我正好没啥事儿,过去帮忙。

那回你刘大娘煎了一鏊子这样的,老好吃了,我一直都惦记着呢,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