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政事堂的权争(2 / 2)

面天后。”李绚轻声在刘瑾瑜耳边说出来在外面根本不能提的话。

“郝相。”刘瑾瑜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政事堂虽然有多位宰相,但只有两位侍中,两位中书令,两位尚书仆射才是真正的宰相,其他人不过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而已。

宰相以左右仆射为尊,中书令次之,侍中最后,至于剩下几位,排名更后。

李敬玄想要增加在政事堂的话语权,仅仅一个吏部尚书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多东西。

军功成了眼下他最容易拿到的东西。

另外还有便是郝处俊和皇帝的关系。

郝处俊历来是皇帝手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皇帝和天后之间有些不好说的话,历来都由郝处俊完成。

如果说,整个大唐,武后最讨厌谁,那么毫无疑问,便是这位中书令。

李敬玄如今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如果他不想重走郝处俊的老路,那么他就必须要能拿出真正让他在朝堂立足的资本出来。

这就是军功。

“郎君打算如何?”刘瑾瑜缩在李绚的臂弯里,低声询问。

“岳翁曾说,他的年纪不小,如今颇有疲累之感,再加上郝相之事,如今的这些宰相,怕是用不了几年就会换人。”

李绚轻叹一声,说道:“如今朝堂的几位尚书,裴炎,刘审礼,窦玄德,裴行俭,这里面最容易上位的,便是刑部尚书裴炎。”

“但我家和裴尚书关系历来不睦。”刘瑾瑜微微皱眉。

李绚平静点头,说道:“所以,在中枢就要有人在岳翁退下去之后,能够帮我们说话。”

李绚虽然有皇帝的信任,但说到底,皇帝并不信任任何人。

只要下面有人不停的说李绚的坏话,还有人不停的找出李绚不轨的罪证,皇帝对他信任会迅速崩塌。

所以,需要有人在皇帝面前,替他们挡下这些话。

“需要和赵国公府走的近些吗?”刘瑾瑜低声询问。

在李绚离开长安之后,整个彭王府,实际上是她说了算的。

“不用,现在在赵国公有求于我们,把这份交情做实再说。”

李绚抬头,看向眼前的黑暗,轻声说道:“平阳郡公,彭城郡公,一旦大胜,这两位可不好压制,到时候,为夫只需要和赵国公在前线走的近些便可,长安不要亲近,免的陛下多想。”

“好!”刘瑾瑜点点头,她知道该如何做,和其他人保持一致便好。

“我记得去年的时候,让家里屯了不少粮食。”李绚低声询问。

“嗯!”刘瑾瑜点点头,低声说道:“杭州,南昌,和成都,有几个大仓都储备了很多粮食。”

“到了六月初,便逐渐的在北方开始售卖,价钱比照市价,粮多一些。”稍作停顿,李绚说道:“冬日消息,草原干旱了。”

“啊!”刘瑾瑜惊讶的抬头,她太明白李绚这番话的意思了。

今年秋天,大唐将再度因干旱而缺粮。

“为夫知道岳翁家里有不少良田,等到除冻以后,加紧开始挖井备水,春天的情况或许会好一些,夏天再动手就晚了。”李绚低声嘱咐,南昌王府的田多在南方,干旱更多的是影响北方,

“知道了。”刘瑾瑜认真的点点头。

“还有就是最后家里的钱财。”李绚低声说道:“今年多囤些特定的药材,为夫留了一本秘本,你按上面的采购便好,多是一些孕妇和小儿所用。”

“《产经》和《小儿经》?”刘瑾瑜顿时就明白李绚的打算。

皇后要出《产经》,太子要出《小儿经》,这里面最少不了的,就是药材的选用。

这里面肯定有一大批药要涨价,普通老百姓倒也罢了,真正用的最多的,还是大户人家。

“昌州会有一批药材送过来,家里协调卖一下,不过我们别插手买卖,介绍一些就行。”

李绚稍微停顿,说道:“这边的药材进来,整个药材行业的价钱就会下来,到时候,从别的地方进就是了。”

“郎君放心,妾身会处理好的。”刘瑾瑜认真的点点头。

李绚轻轻的抱住她,低声说道:“其他诸事都是小事,东宫的事情,尽量别参与,为夫总觉得有些不大对劲的地方。”

“郎君?”刘瑾瑜有些不解。

“为夫总觉得,除开明崇俨和北门学士以外,还有其他人在盯着太子。”李绚的忍不住的摇头。

李贤总是不够聪明,耳根子又软,受他人影响太深,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彀中。

很多人都能看出不妥,但李贤却在别人一声声“明君之象”中迷失了自己。

李绚凑到了刘瑾瑜的耳边,低声说道:“娘子,我们再生个孩子吧。”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