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皇帝一动心,李绚便没了退路(2 / 2)

们如今在山中,但是最缺的,依旧是合用的石料。

“从坎布湖放下运便是。”李谨行立刻就提供了合适的石料来源,但说着,他的目光凝住了:“三个月?”

李谨行目光一闪,疑后的看着李绚,不确定的说道:“三个月这个时间?”

“看天气,天气好的时候,快一点,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慢一点,若是遇到连续三个月大雨,那么只能往后拖三个月。”李绚神色很平静,但目光却落在了沙盘上兰州的方向。

“原来王爷将一切都算计到位了。”李谨行忍不住一声赞叹,他太明白三个月这个时间节点的重要性了,点头说道:“天气之事无需担心,天气不好,连绵大雨,一切都要往后拖延。”

“如此便好。”李绚最后目光望向众将后方的李多祚,轻声说道::“剩下便是李郎将挑选兵卒之事,只需两百精兵,剩下的,千牛卫金吾卫和右卫自然补足。”

“还有千牛卫丘郎将。”李谨行立刻跟了一句,然后笑着说道:“王爷拿走我一位大将,还还回来一位……”

“战场之上最能历练人。”李绚轻轻摇头,目光落向尖扎以西,轻声说道:“出兵第一,拿下贡德第二,第三才是反击,还有黑齿中郎将那边……”

“他做的,会比王爷想的还要更好。”李谨行一句话,直接肯定了黑齿常之,事实也的确如此。

“如此,就看论钦陵的反应了。”李绚的目光落在更西,轻声说道:“也不知道那一批光军死掉,他会不会心疼到死掉……”

……

乌海,高原南侧,黄河源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过阿尼玛卿山,俯瞰整个南山盆地。

南山盆往东便是贵德贵南,再往东便是尖扎一线;南山盆地往北便是便是青海南山,南山以北便是青海湖。

站立于高山之上,带着毡帽,身穿牦牛皮制成的白色长袍,一勾白玉从左耳垂下,腰间挂着一串珍珠,五旬年纪,满脸睿智,双眼深邃,鼻梁高挺,这便是如今的吐蕃国相论钦陵。

风从东北吹来,论钦陵目光平静的看着山下的无数的帐篷。

密密麻麻的,数以万计的帐篷,排布在山下,一望无际。

论钦陵的目光顺着这些帐篷,直接望向了东北方向,看向了莽莽群山。

突然,他皱了皱眉头,问道:“河州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传回吗?”

“没有。”一个灰衣汉子从后方走出,粗糙的脸上满是崇敬,恭敬的俯首说道:“自从半个月前,传来南昌王开始在河州清剿消息以外,便再没有任何消息了。”

论钦陵背对着灰衣汉子,面无表情的点点头,说道:“两队光军进入河州,起码要和那边联系,那边便该有消息传回来,如今没有任何消息,那么只能说明,是出事情了。”

灰衣汉子依旧低头俯首,在他的身后,还有更多的灰衣汉子,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

思虑片刻,论钦陵再度开口,说道:“传令乌西扎,让他率人亲自赴同仁坐镇,探一探大军南北两路的虚实,还有再派人进河州,就算是不去兰州,也要知道河州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位南昌王,可是有意思的很。”

论钦陵目光望向尖扎方向,仿佛确认李绚就在那里,从长安到河州,李绚做过的所有事情,全部如同流水一样流过论钦陵的心底,最后他轻轻一笑,说道:“原来,这一路,做主的,就是这位南昌王。”

说完,论钦陵的目光直接望向了北面,廓州方向,眼睛微眯,轻声说道:“那么你呢,这位性情大变的兵部尚书,你又是如何打算的?”

如今,大唐还未正式出兵,但是在广阔的高原之上,无数士兵已经隐秘的展开了厮杀,但这仅是个开胃菜罢了。

真正的主力,都还没有登上战场,就如同论钦陵也一样在等一样。

天时地利人和,只有三者齐备,才能获得兵家之胜。

如今,一颗棋子已经摆在了两者中央,看似是握在大唐之手,但真正掌握主动的,还是论钦陵。

他不动,所有人都不动,若是有人比拼不住耐心先动了,那谁就得死。

论钦陵目光望向了更东方的长安,长安皇宫的那位天子,天下所有的人都随着他的意愿而动。

即便是吐蕃也难逃被操纵的命运。

不过最终胜负握于谁手,就不一定了。

论钦陵侧身看后,轻声问道:“西边的情况如何?”

一名满脸胡须,西域人打扮的壮汉,从后面走了出来,然后俯首在地:“还没有任何消息。”

“这便是最好的消息。”论钦陵难得满意的点点头,目光望向柴达木盆地的最西段,摇摇头,转身回望,轻声说道:“也不知道逻些情况如何了,千万不要出错。”

论钦陵目光望向逻些方向,逻些会发生什么,他早有预料,甚至早做了万全准备,但最后会如何,他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