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太子杀手,倒霉家族(2 / 2)

在扬州落水身亡,全家六口人,同死。”李绚抬头,看向余泽,面色认真的说道:“当初我们查阅此案时,只查到了当年的扬州法曹参军朱利,案子就没法再查下去了。”

余泽郑重的点点头,说道:“没错,朱利出身吴中朱氏,吴中四家之一,时任扬州刺史府法曹参军,后来没待两年就调走了,朱氏和隐太子也没有多少关联,所以我们就放过了。”

“吴中四姓,顾陆朱张,多年来历经仕途,虽然有子弟因隐太子之事受到牵连,但此中之事,两晋南北朝时他们经历甚多,不会因为而和东海王有所关系,所以我们就放过了,但我们忘了,当年,扬州法曹虽是朱利,但他的上官,扬州司马,却是李安静。”

李绚嘴角微微抽搐,轻声说道:“前太子少师李纲之孙,前太子中舍人李立言之子,前太子左庶子李安仁之弟,右卫中郎将李安静。”

余泽眼睛忍不住直直的瞪了起来,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大唐天下,凄惨者多不胜数,倒霉者同样多不胜数,但若是说到最倒霉的家族,无过于新昌县公李纲一家。

新昌县公李纲天下老臣,年少时曾任太子洗马,不过那位太子,名字叫做杨勇。

大唐立国之后,新昌县公李纲被高祖皇帝拜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后迁太子少保,教导太子李建成。

贞观年间,李纲又任太子少师,教导太子李承乾。

杨勇,李建成,李承乾,这就是新昌县公李纲的三位学生。

然而李纲不过仅仅是个开始,他的儿子李少言,太子中舍人,辅佐太子李建成。

李纲的孙子有两位,长孙李安仁,永徽年间,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辅佐太子李忠,然而仅仅三年,太子李忠被废;次孙李安静,早年旧任扬州刺史府司马,后任恒州司马,如今任职右卫中郎将。

李安静看上去似乎和他的兄长,父亲,祖父,没有任何关联,但别忘了,他在朝中,颇受皇帝信重,尤其现任太子是李贤。

只要李安静未来和李贤牵扯上半点关联,那李家就是名副其实的太子杀手家族。

“前隋废太子杨勇,隐太子建成,愍太子承乾,陈王李忠。”余泽的嘴角忍不住的微微有些抽搐,李纲家族似乎每一次都能在政治斗争中压错宝。

“安陆郡公全家灭门案,我等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等所做所为,所行所查,却都可以禀告东宫,同时将这件案子的卷宗附送长安,以太子的聪慧,应当能够看出其中的玄机。”说到这里,李绚稍微停顿,脸色惊疑的说道:“裴炎手里的证据不会是和此事有关吧。”

“刑部尚书之事暂放一旁,但王上都能由此事猜测,就更别说是太子和圣人了,此书一上,就算太子和圣人想象不到,其他诸位舍人,侍从,也会帮助他们想到的。”余泽的面色凝重,他能够想象的到,一旦这件事情掀翻,最后会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那就麻烦余叔执笔了,同时将始安郡公被薛仲璋软禁一事也写进去,同时请问,朝中是否已经对礼部侍郎李怀俨和禁军中郎将李玄嗣进行处置?”

李绚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冷冷的说道:“若是此事圣人和天后不知,裴炎明明已经对始安郡公动手,却不将禁军中郎将李玄嗣之事禀告圣人,那他就是放任圣人和天后陷入危险之中,其心可诛。”

一句“其心可诛”,余泽顿时感受到李绚对裴炎的凛然杀机。

刑部尚书在李绚和窦玄德积极准备东岛之事时,暗中下手捣鬼,一旦被皇帝做如此想,那么裴炎是天后亲信,刑部尚书,失了圣眷,也够他喝一壶的。

“礼部侍郎和禁军中郎将,这位裴尚书的心思可真够大。”余泽也有些感到震惊,走到了桌案之后,开始磨墨书写奏章。

“是啊,礼部侍郎和禁军中郎君。”李绚走到了窗口,吹着冷风,看着头顶的残月,眼神早已经是一片肃然。

如今朝中礼部尚书是陇西郡王李博乂,李博乂向来不负责朝事,礼部事务历来由两位礼部侍郎负责,裴炎如果想要将自己人推到礼部尚书的位置上,那么最好先一步就任礼部侍郎。

李绚和裴炎看上去,两人之间的矛盾源自于相互之间对吐蕃的战略态度不同,但实际上,双方真正的矛盾,就在那个礼部尚书的官位。

李绚现在检校鸿胪寺少卿,等到年底回京之后,这个检校二字就会被拿掉。

鸿胪寺少卿,再往上走一步,就是鸿胪寺卿,鸿胪寺卿再往上走一步,就是礼部尚书。

李绚和裴炎真正搏杀的,就是未来的礼部尚书之职。

至于禁军中郎将,围绕这个位置搏杀的,是武后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