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保险起效了(2 / 3)

夏,乐言在哪儿呢?

......

虽然安慰乐言别紧张,但李亦然的紧张程度丝毫不比乐言差。

乐言身上最大的优势就是颜值,但这次年级大戏乐言把颜值全部摒弃掉。

相较于十分钟前见面时的样子,手持红酒杯的乐言换上了戏服,一套浅白色马褂,外面配了一件翠绿色的马甲,打扮的像是个暴发户土财主。

配合上他的中分发型和猥琐小胡子,若不是之前见过这个造型,即使是枕边人李亦然都无法通过外形认出他。

而且乐言的嗓音也变了,比平时更加‘尖锐’和‘高亢’,带着一股子不正经的味道,虽然他在刻意往‘不好听’唱,但歌声和这身行头配在一起,居然莫名觉得很搭。

舞台上的马邦德眉飞色舞的唱着歌,他时而指挥两下,时而高举酒杯大笑。

在他的衬托下,台上的另外两个演员就显得‘拘谨’了。

虽然也在唱歌,但毕夏的歌声完全不如乐言‘抓耳’,她的肢体动作和乐言比起来也不够‘大胆’和‘舒展’。

另一个男演员表现的更平了,他全程鼓掌叫好,虽然表演的很卖力,但是吸引不住观众的目光。

大幕拉后的这五秒钟,乐言的歌声和肢体动作都做到了碾压式的‘吸睛’。

他在台上太扎眼了!

李亦然双手合十放于嘴边:

“你一定可以的......”

......

李亦然再紧张也没有邓雪峰紧张。

这次年级大戏既是学生们这半年的阶段性汇报,也是邓雪峰的工作展示。

学生们表演不好,同样代表他教的不好。

如果放在一个月前,邓雪峰根本不会紧张。

他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很有信心。

但是因为台下这的三千多名观众......现在邓雪峰心里没有底了。

知识能教,技巧能练,唯独演员的心理是他无法帮上忙的地方。

可以说坐在台下的邓雪峰比台上的学生们还紧张。

他难受啊!

有劲儿使不上......只能干着急!

虽然事先全年级组的老师都做好了学生们表演大打折扣的心理准备,但好强的邓雪峰还是希望孩子们能顶住这个压力,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和能力。

紧张的情绪固然难克服......但他在台上也埋了保险。

这个保险如果能起到作用,结果真的不好说。

学生们演绎哪个角色,是由全年级组老师一起决定的,邓雪峰之前说过,能力一般的学生分配底色相同的角色,能力好的学生才给有挑战性的角色。

既然是跟着底色走,能力一般的那批学生很好分,不到半小时就分完了。

但决定能力优秀的学生挑战哪个角色时,年级组的老师们产生了很大的分析,尤其是给乐言定人物时。

“虽然张麻子、黄四郎和汤师爷戏份都很重,但张麻子是剧中相对最正的人物,应该把这个人物给年级里最好的学生。”

“乐言的能力在一年级里是最厉害的,他应该拿到这个核心人物。”

“老邓,你怎么不说话?不同意把这个人物给乐言吗?”

邓雪峰在老师中的话语权最重,虽然其他老师已经统一了战线,但邓雪峰没说话这件事还不算定。

大家都发言完毕后,他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

“张麻子是很核心,但他的表演难度在三人组里并不是最高的。”

其他老师点点头,这个人物很简单,土匪套一层县长的皮,研究透表里两层人物逻辑后,表演时丝滑的切换两种不同状态是唯一的难点。

邓雪峰继续解释:

“正直的角色给好学生固然是一种选择逻辑,但优秀的学生不该接受更大的挑战吗?”

听到这话,办公室其他老师们憋着笑互相看了看。

他们给学生们定角色的时间是12月,那个时候乐言还在《最好的他们》剧组拍戏,并且和邓雪峰在冷战期。

全年级的学生和老师都知道邓雪峰和乐言闹掰了,尤其邓雪峰把乐言‘逐出师门’就是在办公室发生的。

其他老师很怕邓雪峰会因为这件事不再待见乐言,所以才一直用‘乐言是年级里最好的学生’为借口,替乐言争取好角色。

现在从邓雪峰口中听到乐言是‘优秀的学生’......他们终于放心了!

邓雪峰不知道其他老师们有这么多心理活动,他完全从大局考虑这次角色分配:

“而且乐言是这批孩子里最稳的,除了把角色演绎出色外,还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压场和压台。”

在话剧表演中,新人演员出现的剧情,导演肯定会安排老演员同时出现。

即使老演员没有台词、作用也不大,但必须在场。

因为他们的经验可以处理舞台突发事件并且让新人演员有信心,这就是‘压台’和‘压场’。

道理类似于上学的时候老师分组,如果你的组里有个学霸,大家马上都会安心。

虽然这是学校不是真正的话剧表演,但也要考虑突发情况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