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司马家那些事。(2 / 3)

以天子的名义诏令天下勤王,曹爽犹犹豫豫的,一直没下定决心。】

【就在这时,司马懿派了人来劝说,他以洛水为誓,说只要曹爽交出兵权,就可以保留爵位,再加上蒋济也写信给曹爽,为司马懿背书,力证司马懿真的只是想要军权,又允诺一定保曹爽满门富贵。曹爽就信了,他打算按照司马懿说的那样去做。】

【杨综和桓范气了个半死,一直劝他,从晚上劝到早上,说的嘴都干了,还是没能让曹爽回心转意,桓范气的破口大骂,说曹真那样的人物怎么会生出他们这一群如猪狗一般蠢笨的儿子。】

【曹爽当时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他按自己想的去做,他很爽快的交出兵权,向司马懿投降,接着又跟曹芳一起回洛阳,打算做个富家翁。】

【结果,富家翁没做成,反而变成了冤死鬼,没错,司马懿在曹爽交出兵权后翻脸不认人了!什么洛水为誓,什么保他满门富贵?那是屁!于是曹爽满门三百多口,并何晏、桓范等一众党羽亲信都被司马懿抓了杀了。】

这话一出来。

曹魏阵营这边的人都对司马懿十分不屑,夏侯惇第一个开喷,“某就算不精通文墨,也知道一诺千金,大丈夫当言而有信,如此才能立足于天地间,议郎却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真比那猪狗还不如。”

张辽接上,“若人人都像你这样言而无信,那天下还有人谁肯降服,谁肯信服?”

典韦怒道:“这样的人,某不屑与之为伍!”

司马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耳根子也火热热的烧,他想说话却又说不出来。

&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会觉得曹爽怎么这么天真,居然信司马懿的话,政变诶,你以为过家家吗?但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他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有一定的道理,时人重诺,又信鬼神之说,司马懿以家族的名誉向洛水起誓,曹爽天然就信了一半。】

【再加上上一个洛水起誓的主人公遵守诺言的优秀例子在前,曹爽心中的天秤更加倒向司马懿那边。】

【上一个对着洛水起誓的是刘秀。】

【刘秀的哥哥被刘玄忌惮,后来刘玄在李轶和朱鲔的鼓动下杀害了刘縯。等到后来刘秀攻打朱鲔镇守的洛阳时,朱鲔不大打的过,就想投降,但是又害怕刘秀报仇,所以一时间很是举棋不定,刘秀知道后就指着洛水起誓,表示既往不咎。】

【朱鲔见他这么郑重,就开城投降,刘秀说到做到,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对他很好,可以说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有这样的例子在前,又有蒋济等人为司马懿做保证,曹爽会相信司马懿也就不难理解,谁能知道司马懿居然不做人啊?说的话跟放屁似的。】

夏侯惇大声附和起来,“就是。”

他冷冷的看着司马懿,司马家开了这样的头,他倒要看看司马家之后如何行事,又凭什么俯仰于天地之间!

&

【也因此,人们再有什么也不愿再对着洛水起誓了,洛水的名声也就这样被司马懿搞臭了。】

【有相同经历的还有泰山,在宋真宗去泰山封禅前,泰山封禅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有志之君最崇高的向往和追求,如果做出的功绩可以去封禅,那可真是一辈子的荣耀。要知道从古至今,封禅的也不过那么几个:秦始皇,汉武帝,刘秀,李治,李隆基。李隆基这里要加一个限定,仅限于开元25年前的他。开元25年前的他功绩还是能看的。】

【至于其他的几个就更不要说了,都是功勋赫赫、有经天纬地之功的。所以封禅的标准是很高的,也正因为标准太高,许多皇帝哪怕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也还是没好意思去。】

【结果宋真宗去了,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好意思去的,反正他就是去了,他去了后后世的帝王再也没有去封禅过,嗯。】

汉。

老八卦人刘彻来劲了,明知道天幕听不到,他还是忍不住发问:“为什么啊?为什么宋真宗去了后后边的皇帝都不去了啊?他做了什么会让后代的帝王这么的……嫌弃?”

哎呀好想知道好想知道,仙人能不能告诉他啊?

北宋。

封禅完回来志得意满的宋真宗听的身子先是一僵,再迎着臣子们微妙的眼神,他的脸就红了起来。

至于吗!

至于他去了后边的人都不去了吗!

而且,他怎么不能去了,他,他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他维护了宋朝边境的和平,使百姓免于受战乱之苦,他怎么就不能去封禅了!

&

【干掉曹爽后,司马懿掌握了朝中的大权,也不知道是不是起誓了却又没做到,掌握大权后没多久他就过世了。死后他儿子司马师继续掌权,司马师嚣张跋扈,完全没把曹芳放在眼里,渐渐的曹芳也对他生出不满之心。】

【曹芳经常跟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诉说司马师的专横。】

【天下是曹魏的天下,江山是曹魏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