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牛肉罐头(1 / 3)

“风灵月影?”
在听到徐云说出的这四个字后。
姚笑林顿时为之一愣。
这词儿有点拗口啊.......
不过很快。
姚笑林的表情便逐渐严肃了起来。
别看风灵月影这个词在后世传播度很广,但在眼下这个时代,除了徐云外却没有人知道它所蕴藏的整活含义。
而且恰恰相反。
在引入了这么一个神秘社团后。
至少在姚笑林看起来,徐云有关阻尼器的来历反倒有了个更加合适的解释。
上辈子是建国后第一批留学生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这年头国外大学的社团正处于转型的高速时期,社团内和社团外的知识理论差距极其明显,甚至形如壁垒。
眼下这个时代国内很多顶尖的科研大老,在留学生阶段都参加过类似的社团。
举个例子。
钱学森钱老。
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候拜在了冯·卡门....也就是老郭的那位老师门下。
接着在大二那年,被吸纳进了一个‘火箭俱乐部’的五人团体。
火箭俱乐部的幕后支持者是加州理工的副校长米立肯,他为俱乐部提供了大量前端的参考文献,其中有些连冯·卡门想要查阅都不容易。
正是在这个小团体中,钱老才掌握了很多前沿的理论,理论水平早早超过了普通大学生。
对了。
顺带一提。
这个火箭俱乐部就是后来NASA的核心组成部分,赫赫有名的JPL实验室。
钱老也由此被称为JPL实验室创立者之一。
同时因为JPL实验室在NASA内部极其重要,所以钱老也被公认为是NASA的奠基人之一。
注意。
是NASA的奠基人,并不是创始人。
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目前有种言论在带钱老是NASA创始人的节奏,然后大多数言论下方还会有“路人”站出来辟谣:
【NASA的前身NACA在1915年就成立了,合着你国钱老4岁成为创始人,华夏人真会给自己贴金,咋不说海对面也是华夏人建立的呢,华盛顿也姓华嘛.....】
这种“辟谣”某个说法然后说其他也是杜撰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所以这年头有些科普确实是必须的。
总而言之。
类似钱老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几乎每个顶尖大老都加入过一些精尖团体。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就和网文作家的小群一样。
那种几百上千人的群很容易出现举报的红眼病和内鬼,因此只有在一些私密小群里大家才会畅所欲言。
所以相对其他社团而言。
风灵月影唯一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名称。
“风灵月影”这四个字即便是英文情景下都依旧带着比较明显的东方画风,不像其他社团那样与西方宗教关联密切。
但按徐云的说法。
这是他先祖参与创办的社团,因此名字上东方化倒也不算很离谱。
毕竟阻尼器的原理摆在这儿呢,这绝对是一个非常私密的前沿理论,有个社团才正常。
想到这里。
姚笑林心中大致有了底。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有些感慨的对徐云说道:
“我明白了,韩立同志,总之这次的确多谢你了。”
“有了这种液体阻尼器,我们的设备就可以不担心高塔的共振影响,这对我们....唔,基地后续的建设帮助很大。”
姚笑林原本想说气象仪器方面的事儿,不过话到嘴边忽然反应了过来,他并不知道徐云目前的保密等级。
因此出于稳妥考虑。
他还是把后半句话给改成了更公式化的内容。
接着姚笑林又抬头看了眼高塔和天色,脸上的表情恢复了凝重,继续说道:
“韩立同志,不瞒你说,我们建筑队今天的任务很重,覆盖了各个分厂。”
“既然液体阻尼器确定可以避免瞭望塔晃动,我们现在就得抓紧时间去其他地方开展布置了。”
“不过你放心,你的贡献我会如实向领导进行汇报,基地一定会对你有所嘉奖的。”
徐云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当即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姚老师,您尽管忙去吧,咱们下次再聊。”
姚笑林闻言拍了两下徐云的肩膀,便毫不迟疑的转过身,招呼队员们开始收拾起了设备。
虽然他有很多话想要与徐云交流,但眼下阻尼器的安装显然才是重中之重。
目前基地内废弃的瞭望塔一共有十九座,其中有几座的条件比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座瞭望塔,要更加适合气象数据的收集。
如果它们全都能用来辅助收集气象数据,说不定基地的局面就会有所转机了。
见此情形。
周绍平与郑涛也主动走上前,询问了徐云所在病房的房号,约好有空再来探视他。
十多分钟后。
收拾好设备的副业建筑队众人离开了现场,奔向了下一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