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靖康之耻(2 / 3)

通过仙人提供的上帝视角,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过宋徽宗父子的所作所为,就算是从前在眼瞎的人,此刻都清醒了过来。

——赵宋天子哪里需要他们担忧关爱?现在最需要关爱的是他们自己的一家老小。镜中浮现的未来令他们周身阵阵发寒。

——看似宋金达成和议,但金军依旧在四处作乱,镜中所见,处处都是血雨腥风,残垣断壁,百姓扶老携幼而逃。而城中钱粮都被金军所搜刮,百姓又该以何为继?

有心人想到这一点,心底顿时发寒。

有过乱世遭遇的明太·祖朱元璋目光一动不动,凝视着水镜之中掠过的画面——只见遍地横尸,其中多有被人为切割的痕迹。而紧跟着掠过的画面里,市井中有人公然贩卖人肉,无疑验证了他的猜想。

“嘶——”

注意到这一幕的人全都咬紧了牙关。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再也不忍看下去的范仲淹不禁掩面流涕。

"我大宋怎就落到了这般地步……"他的声音一度哽咽,语不成句。"官家……百姓……何至于此啊!"

悲痛之余,强烈的自责涌上心头。但凡生于靖康之前的名臣,无论范仲淹,王安石还是司马光,此刻全都心情沉甸甸的。

空前强大的责任感包围了他们。

——他们绝不能坐视宋王朝走向那毁灭的命运,既然后人无能,身为先人的他们理所应当担起责任,令子孙后代得享太平。

饶是一向固执古板的司马光,与顽固不输于司马光的王安石,都放下了以往成见。

"备车,老夫要见王介甫/司马君实。"

两人不约而同做下一个决定。

……为大宋江山与子孙后代,一切矛盾都可暂时搁置。

他们的努力究竟能否有成效尚且不知,水镜之中北宋

王朝的覆灭却无可挽回——

【尽管达成合议,进展却并不顺利。】

【从靖康元年十二月到次年正月,金人所索取的钱财依旧没有凑齐。而宋钦宗答应交割的两河之地亦迟迟未交付。】

【一方面,当地军民拒不奉诏,以至于金人到手的唯有一个石州。另一方面,康王赵构尚在相州,是以河北守将始终不曾放弃抵抗。尽管金人屡次令宋钦宗召回康王,可赵构又不傻,早就在东平府中躲了起来,以至于宋钦宗的诏书根本传不到他手中。】

【随着时间推移,金人逐渐失去耐心,再一次将宋钦宗召入金营,以这位大宋天子为人质,强索钱财。一时间,汴京鸡飞狗跳,截至正月十九日,官吏们一共搜刮出十三万八千两黄金,六百万两白银,以及一百万匹绸缎,将之通通献给了金人,这自然不能令金人满足,只得继续搜刮。】

【起初宋钦宗前往金营时约定五日即归,由于答应的金银未能如数交付,这位大宋天子亦被扣留。据记载,为了赎回天子,汴京百姓可谓竭尽家财,甚至有福田院(即救济院)贫民都掏出了金二两、银七两,说是一辈子的辛苦积累都不为过。】

【——试问宋钦宗何德何能受此厚恩?】

【然而大宋天子又是如何回报汴京百姓?】

【为了凑足金人索要的钱财,大宋天子不惜下令强征女子作抵偿——上自宫中嫔妃,下至乐户女子,数逾五千,都被盛装打扮一番,不顾她们的自我意愿,送入金营之中。金人甚至还进行了精挑细选, “选收处女三千”,将淘汰的女子放归回城。】

“强征女子以抵债?”

女帝武则天拍案而起,周身杀气四溢。历代天子亦是难以置信。

大宋百姓沸反盈天,汴京城彻底炸锅,哪怕皇权的威摄都不能压下他们心中的愤怒: “竟然干出这等禽兽不如的事,他还是个人吗?皇帝老儿竟是连拍花子都不如!"

至此,镜中的女声蓦然高了八个度,声音中透出难以掩盖的愤怒与痛心。她的每一句质问都敲在众人心头。

【——这些可怜女子哪一个不是大宋的子民,凭什么要替昏君的罪过买单?】

【——人谁无父母,人谁无妻女?她们的父母亲朋,又该是何等的痛断肝肠!】

/>

【尝到了用女子抵债的甜头,大宋天子一发不可收拾,俨然成了“人口贩子”。就连皇室帝姬都沦为天子抵偿金钱的货物。】

呼.…

水镜之中似乎有清风浮动,一张私自的绢帛缓缓飘出,其上血泪斑斑。而干涸的血迹之间,一行又一行字迹缓缓浮现——

[……以帝姬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一千五百人,女乐等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艺三千人,每岁增银绢五百万疋两贡大金。]

[.…原定犒军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须于十日内输解无缺。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