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银行家们的角逐(2 / 2)

至发展到经常背着人私下见面的程度。

这种猜测更能得到塞希利娅的认同。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好像又绕回到了库茨银行身上。

鉴于目前他们也并未掌握实质性证据,她只能让代理人们继续密切关注波尔银行和库茨银行的动向。

不过暂且忽略心中的疑虑,这件事也给塞希利娅提了个醒。她需要尽快落实存放自己的债券利息存款的新银行。

而出于这位小姐最近在美洲债券上的浓厚兴趣,其中一位代理人很快为她推荐了高德施密特银行。

这家银行虽然只能提供和目前库茨银行一样的4%年收益率。不过他们有个库茨银行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他们是美洲债券在英国最大的代理商。

如果塞希利娅同意以4%的中低额回报率和他们订立长期的存款契约,他们就能给她低价提供3万磅墨西哥债券的认购权。

这家银行以50%的合同价格承担了320万英镑墨西哥债券的发行权。这批债券年息5%,为期30年。还没面世就已经被各大投资代理人纷纷盯上了。

可以预见其发售后的价格会一路水涨船高。而50%的合同价格,则意味着只要其面值不折损,塞希利娅就能用3万磅的价格,得到6万磅的债券。

换言之,只要美洲债券的势头依旧强劲,塞希利娅只需要买进再卖出,通过赚取差价就能为自己获得百分之百的利润。

听上去似乎像个不讲逻辑的暴富幻梦,但在证券交易所,这样离奇的事件却总能在发生。毕竟现实往往比故事还要不讲逻辑。

当然,高收益也必然伴随高风险。一旦美洲债券价格跌落,塞希利娅的英镑就很可能打水漂。

不过目前繁荣的证券交易市场,似乎还看不出这种危机的影子。

百分之百的利润,塞希利娅也有些心动。但是她还是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加上目前暂时存放在内森男爵那里的5万磅,她的债券利息存款已经达到了43万磅。对这样一笔巨款来说,银行的可靠性显然是比收益率更重要的事。

在目前整个英格兰,除了英格兰中央银行是由议会特许成立的,股东人数不受限制的股份制银行外。哪怕是库茨银行和罗斯柴尔德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依旧是采用私人合伙制。最多由6个合伙人按出资比例或者客户资源来分配股权。

而继承了亡夫遗产的哈瑞特·梅隆夫人,虽然继承了银行一半的股权,却没能继承亡夫大部分伦敦地区的客户资源。

她之所以带着自己的巨额财富嫁给了年轻的公爵,部分原因也是希冀公爵夫人的身份能帮她打开通往伦敦上层阶级的大门。从而拉拢到更多的大贵族客户。

银行剩下的5位合伙人们,手上还攥着另一半的股权,和库茨银行在伦敦以及大部分地区银行的客户资源。

双方陷入了僵持。

不过假如一方能够握有另一方侵害银行利益的关键性证据。他们就能诉诸法庭,在法官的裁定下做银行资产分割,将另一方驱逐出银行董事会。

库茨银行最近的主导权之争还未落下帷幕。而陷入内斗的银行家们已经决意,要将损失塞希利娅这个最大私人客户的责任归咎给内部对手。

这种招数并不新鲜。毕竟当初托马斯·库茨先生就是凭借类似的操作,将自己的亲哥哥兼合伙人詹姆斯·库茨,赶出了库茨银行。他自己也是由此开启了独揽大权的银行家生涯。

这些内幕消息都是内森男爵有意无意在信中给塞希利娅透露的。

而对塞希利娅来说,只考虑资金安全的话,库茨银行也好,高德施密特银行也好,似乎都没有罗斯柴尔德银行来得安全。毕竟他们家还有在法国的大批黄金作为后盾。

内森男爵那边表示可以以5%的年利率接收这笔存款。这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正在塞希利娅在不同银行之间犹豫时,安格莱西侯爵却找上门来了。

他倒不是为了大额存款来的,毕竟他名下又没有任何银行。他是为了另一桩交易才找上萨塞克斯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