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 32 章(2 / 3)

夕甚至大年期间,他们都得忙活在外头,咱到时候还能休息休息,准备元宵节继续赚一笔。”

至于铺子里的人手不够,现在考虑太早了,即便铺面买下来,要重新装修,怎么都得是春天的事儿。

肯定得买人,等装修的时候再买,跟着工头一起干活儿,顺便做做服务员的培训,岂不是正好?

再者苗婉确实不想再做成沾亲带故的生意。

上辈子她养猪场办的是不错,可若没有村长爸爸帮衬,那些乡亲们各有各的问题,不然她早就不是西宁的养猪大王,整个西北都可以指望。

因为从小的恩情,很多事情她其实不方便开口。

虽然她不后悔这么干了,但重新来一辈子,又不是她的亲戚,她不愿意选择这种hard模式。

到时候管着铺子的还是张家人,全都是亲戚,还怎么干活儿?

张三壮一听元宵节还准备赚一笔,立刻来了精神,“咱们不用休息,过完年就开始忙也行啊。”

张大壮和张二壮也赶忙在自家媳妇的催促下表态。

“对,我比三壮还壮实,我也不用休息,阿婉你只管说咱需要干啥就行。”

“可不,三壮是咱家最虚的都不用,我也不用休息,回回他都坐在摊车上让我推回来。”

张三壮:“……”不是,说就说吧,咋还人参公鸡呢!

于氏也笑道:“要不咱们过完年继续做点心?年后走亲访友的也不会少。”

杨氏也猛点头,但点完头她也不知道还能说啥好了,只能道:“要不我今年也不走娘家了,多做点点心出来,送回去点,我阿姆看见点心比看见我亲。”

众人:“……”

苗婉捂着嘴笑,“那不行,该赚钱的时候赚钱,该休息的时候就得休息呀,等翻过年有大家忙活的时候,也就过年这阵子可以休息啦。”

张娘子笑了,“忙了好,忙了好,那就听阿婉的,咱们就好好过个年,过个好年,明年才能红红火火的。”

回到乔家,乔盛文头回拉着媳妇跟她念叨。

主要是感叹,“若阿婉是个男儿,上了战场必是一员大将,说不得比瑞臣还出息。”

耿氏想起儿媳妇那小胳膊小腿儿的,没明白相公哪儿来的这份感叹。

她之所以不限制苗婉多吃,就是因为苗婉太瘦了,才显得肚子大。

实则她肚子比孙氏肚子小许多,这都马上八个月了,那腿儿还没乔瑞臣胳膊粗。

乔盛文:“不懂了吧?就阿婉这说服旁人的本事,打仗之前让她说几句,保管都用不上战鼓擂。”

不等耿氏说话,乔盛文又摇头,“不对,还是入朝为官的好,她赚钱的本事也不差,到时候户部不缺钱,将士不缺军饷,更重要些。

耿氏:“……让阿婉重新投胎是不赶趟儿了,你不如期待她肚子里那个随了她,往后你好好教,起码教得比娃儿他爹青出于蓝胜于蓝。”

乔盛文一听,觉得有道理。

他立马来了劲儿,在桌子上铺开宣纸奋笔疾书,开始盘算着怎么教孙子,那样子跟张家人被打了鸡血一样一样的。

苗婉突然感觉肚子里像是冒了个泡泡一样,痒得她挠了挠肚皮,才接着回忆后世关于会所餐厅她能记得的事情。

耿婶在旁边照顾她,赶忙问,“咋了?孩子又踹你了?”

“没有,可能是相公念着宝宝了吧,它吐了个泡泡?”苗婉猜想。

耿婶劝她,“你大着肚子窝在炕桌前不难受啊?累了就先躺会儿,要写字儿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儿的,月子里有的是功夫。”

苗婉顿了下,笔下动作更快了,“没事儿,我不累,我还能写!”

主要她发现了一件事,自从孙氏生了以后,她一直对于生产有些害怕,越想越怕,可今天算账的时候,她突然发现自己不怕生孩子了。

她恨不能快点把货卸了,好赶紧跟宝宝贴贴,然后多搞点钱,给宝宝打下一小片天来。

都说包治百病,而搞钱治疗所有恐惧症!

她提了口气,连元宵节可以赚钱的东西都开始盘算起来,年后大搞一场,差不多她也就该生了。

从小年开始,张家天天都有不同的人上门来取货。

有些行商一样五十斤一百斤的订货,想着先去乡下转悠转悠看看。

行商们既然盘踞在西宁镇,大都有商有量,会提前商量好,谁去哪片地儿跑。

西平郡已经叫北蒙商人巴音给占了,行商们跟巴音拼不起,也就只往乡下去。

好在乡下舍得花钱的地主老财也不少哩。

谁知他们挑着货,大都一半路还没走出去,东西就叫老百姓们给抢光了。

连上百文一斤的金元宝糖饵,都有人半斤一斤的抢了个干净。

“不是说西北百姓穷吗?”挑着空担子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