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烽烟再起(2 / 2)

“诏两府大臣于崇政殿议事。”

……

……

……

兴州。

西夏王宫。

李德明也得知了契丹境内的动向,不过,和大宋不一样,他是直接收到了契丹皇帝的手令。

耶律隆绪直接下令,让李德明领军入侵大宋西北。

收到这份诏令,李德明心中可谓是又惊又喜。

喜的是,契丹的反击速度,远比他预料中来的更快,更勐。

为了安抚李德明,耶律隆绪在诏令中提到,此次契丹将会调集三十万大军,全力攻宋。

只是,李德明又不是二愣子。

三十万大军,其中有多少水分,这是心照不宣的事。

不过,再怎么掺水,十几万大军,总是有的吧?

李德明如是想到。

契丹大军攻宋,对于李德明而言,自然是喜事。

然而,辽帝让他出兵,就是惊了。

惊怒的惊!

夏州李氏现在是什么处境,辽帝难道不知情吗?

去年吃了一场打败仗,而且还丢了一座雄关,截至现在,六谷部吐蕃和凉州回鹘仍然时不时的进入西夏境内打草谷。

如果按照李德明的意思,他肯定是不会出兵的。

但契丹可是夏州李氏的宗主国。

对方的命令,李德明敢不听吗?

治不了大宋,还治不了你?

所以,出兵是必须的。

至于,具体出兵多少,其中就有了操作空间了。

首先,这个兵不能全都由李氏一族出!

其他各部族,也得出兵出力。

其次,入不入宋境,和不和宋军交战,也得视情况而定。

有一条准则,必须牢记于心。

夏州李氏只能起牵制作用,夏州党项不能再流血了。

火种,必须保留。

当然,如果时机合适,李德明也不介意进入宋境,抢上几把。

宋境富饶,乃是天下公认的事实。

抢上一点,回点血,也是好的。

另外,如果有机会夺回萧关的话,李德明也不会吝惜兵力。

只要能重新夺回这座雄关,适当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思虑良久,李德明终于做出了决定。

此次出征,兵分两路,他亲自带领一万大军前往宋夏边境,剩下的数万大军则留在兴州。

一旦机会来临,他便立刻调转枪头,集合两路大军,直取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