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晋财阀(2 / 3)

部分则是投在了东欧,做多卢布。

毕竟之前卢布的价格已经跌到了谷底,经过初期的动乱之后,东欧各国都逐渐开始恢复秩序,接下来卢布的价格也会逐渐回升。

1993年夏季,整个东南亚市场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除了亚洲四小龙之外,像泰国、印尼等国也因为欧美制造业外迁,凭借超低的劳动力获取了大量订单。

庞大的远洋贸易需求也就因此诞生,就是这个夏天,“三星航运”正式成立,共拥有六万吨级货轮三艘、五万吨级货轮三艘,一万吨级货轮六艘,凭借庞大的载货量优势,迅速取代“大营航运”成为高丽最大的远洋运输公司。

为此,大营集团的朱荣逸没少出阴招想要搞垮“三星航运”,不过作为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陈养喆对朱荣逸十分了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双方斗了差不多大半年,互有损失,最后在青瓦台的斡旋下,双方这才握手言和。

说是握手言和,实际上朱荣逸的面子可是掉了不少,因为跟他打擂台的不是陈养喆的顺洋集团,而是秦浩的三星集团。

作为老牌财阀,跟一个后辈打得有来有回,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据说朱荣逸把几个儿子叫到办公室臭骂了一顿,怒斥他们生的孩子一个争气的都没有,全都是废物。

“你们看到陈养喆那副嘴脸了吗?啊!他凭什么?不就是有个好孙子嘛,你们给我争点气,我五个儿子难道还抵不过他一个孙子吗?”

“混蛋!混蛋!

!”

朱家五兄弟只能低头挨骂,“三星集团”已经在通讯、船舶运输两个领域成就了霸主地位,按照高丽财阀的标准来划分,“三星集团”已经可以算是“财阀”了。

而让人无奈的是“三星集团”的实际掌控人,居然是一个还未满18周岁的孩子。

虽说“三星集团”一路走来没少得到陈养喆的帮助,可在纯商业竞争领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便是财阀群体内部,对此也是认可的。

同时高丽的财阀们也都在观望,陈养喆对于“三星集团”的态度,是作为顺洋集团的附属,补充集团的弱势业务,还是说,将来“三星集团”会直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全新的财阀体系。

要说“三星集团”的成功最开心的还不是陈养喆,而是贤诚日报的毛会长,也就是秦浩未婚妻的爷爷。

“哈哈,浩俊回来啦,快坐,最近怎么样?又要忙公司的事情,又要上课,很辛苦吧?”毛会长热情的拉着秦浩坐到身边。

然后当着陈养喆的面,对秦浩一通夸赞,说得秦浩都有点脸红。

陈养喆暗自得意,表面上却依旧是一副“瞧不上”的模样:“唉,他还差得远呢。”

“你啊,对后辈要求也不要太高了,浩俊这么小年纪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你放眼望去,别说是高丽,就是全世界,能找出第二个吗?”毛会长拍着陈养喆的手恭维道。

这话算是说到陈养喆心坎上了,但是又不好表现出来,于是岔开话题道:“对了,贤敏在美国怎么样?我记得她应该快要毕业了吧?什么时候回来帮你啊?”

说到这个毛会长心里是五味杂陈,他恨不得现在就把孙女从美国抓回来,然后立刻安排她嫁入陈家,不说顺洋集团,光是看“三星集团”的发展前景,或许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又将是另一个顺洋集团。

到时候,要是秦浩继承了顺洋集团,两家财阀合并,那将是怎样的盛况?在高丽说是只手遮天都不为过,据他所知,很多财阀都已经蠢蠢欲动了。

可偏偏孙女却死活要等大学毕业了才肯回来,说是回来嫁人就没有自由了,要最后享受一年自由的时光。

“唉,别提这臭丫头了,不就是一个斯坦福的学士学位嘛,死活要拿下来才肯回来。”

陈养喆劝慰道:“年轻人多读书总是好的,现在可不比我们那个时候了,没关系,反正浩俊还没到年龄,等贤敏回来再办婚礼也不迟。”

毛会长闻言感动的握住陈养喆的手,上下晃了晃,之前他还担心这个老狐狸会不会出尔反尔,现在看来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事实上,陈养喆还真就跟秦浩说过,要不要换一个妻子,被秦浩拒绝后,陈养喆这才作罢。

就在三人在后院闲聊的工夫。

陈永基跟陈华英又在小酒馆聚首了。

“三星集团”在过去的两年时间迅速崛起,二人内心也一直陷在一种矛盾的境地。

一方面希望“三星集团”发展越来越好,反正后续都是要并入顺洋集团的,只要能够成为顺洋集团继承人,最后“三星集团”也是自己的。

可是一方面,他们又担心